浙江宁波一位教师曾做过一项调查,学校289个学生中独立拥有手机的有159人,其中手机装有“ai 作业”软件的有110人,近70%拥有手机的学生都曾借助ai完成作业。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内容生成技术兴起,ai已经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渐渐融入普通人生活。“ai 作业”软件是传统搜题软件的迭代升级,受到中小学生的追捧,或将成为中小学生的作业帮手。但不管如何神奇,“ai 作业”软件也只是一种智能辅助作业工具,只能是中小学生的“帮手”,不能也不应该代替孩子想问题、写作业。
“ai 作业”软件是一把双刃剑,学生正确使用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性、重复性劳动,还有助于激趣、借力、引智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在孩子心里种下创新创造的种子。但若过度依赖、“无限”使用,“ai 作业”软件只能是作业的“枪手”,可能诱发中小学生思维惰性,造成独立思考能力下降、精神“打折”“退化”。基于此,教师、家长应保持平常心,教育和引导孩子敬畏规矩、趋利避害、“有限”使用,让“ai 作业”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正能量。
“ai 作业”来了,教育引导不能缺席。中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生命,面对“ai 作业”这样的潮流产品,产生好奇心的同时也难免出现依赖、沉迷等负面问题。对此,教师、家长不能大撒把,而要有的放矢、扶正祛邪,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。比如,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,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属性和工作原理。通过主题班队会、家校交流群等渠道宣讲相关知识,通过讨论会、辩论会、征文活动等方式,强化以案说法、推动互动共享,引导学生与“ai 作业”软件建立建设性关系,让学生成为“ai 作业”软件的小主人、明白人。
使用“ai 作业”软件辅助作业,规矩要立在前面。教师要在原有作业规矩的基础上把如何使用“ai 作业”软件纳入作业常规管理当中。同时,学校也要强化家校沟通,提醒家长让孩子合理使用相关软件,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约束,还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,通过让孩子制定倡议、守则、公约等方式规范学生行为。
用好“ai 作业”软件,关键在于得“法”。从作业供给端看,在基础性作业外,教师要学会绕开“ai 作业”软件,加大开放式作业数量,为学生“智能”使用“ai 作业”软件松绑,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,从而提高作业效率。对学生来说,那些有标准答案的作业,自己能够解答且能保证准确率的作业,没必要使用软件;而能解答出来但对答案有所怀疑的作业,可以使用“ai 作业”软件检验对错并复盘解题过程以巩固学习效果;解题实在困难且家长无力辅导的,则可以使用“ai 作业”软件获取解题过程及结果,并结合当天学习情况找到出现困难的原因,完全融会贯通才可“放行”;面对开放式作业,学生要尝试做一个探路者,聚焦问题、解决问题,让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自己独立思考的动力,催生创新创造的巨大潜力。
(作者单位系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教育督导委员会)